創新教育的課堂風景—深化學習的五階段體驗
內容目錄
媒體單位:親子天下
採訪記者:吳瑋中
新聞連結:按此
一個「好」的課堂風景是什麼?
學期開始了,老師們分別走進不同的教室,各自努力經營班級、進行課程,有一些消耗、一些成就。
三週很快就過去了,我們發現自己很容易被「不好」的吸引了目光,容易聚焦討論個案、遏止負面行為的方案,或指出不好的課程內容,卻很少聊到內心對「好」的期待。
我們不喜歡的課堂樣貌,隨意一想似乎就可以列出一紙無盡的名單:
– 孩子們的眼光黯淡無光
– 老師總是課堂的唯一真理
– 謾罵與斥責的風氣
– 學生滑手機聊天,沈浸在自己的世界
– 僵化死板的座位安排
– ……
但這天下午,老師們圍聚在一起,暫時放下焦慮事務,來談這段時間學生們的樣態與課程進行的狀況,也讓大家心目中「好」的課堂樣貌是什麼,彼此學習,並建立共識,形塑共同圖像。
甚至,我們更進一步,讓每個老師說出當他看見了課堂上出現了什麼畫面,會覺得讓身為教師的我們感到滿意?
我們先從各自班級的現況說起,再分享所遇見的困境,與自己內心對「好」的課堂圖像,最後,來思考需要做什麼才能達到這樣的「好」。
這一天,在彼此的分享中,又從對方身上學習了一些,於是教師群更有力量,繼續前進。
創新教育的課堂風景,有哪些可能性?
如果把鏡頭拉遠,從課堂風景,放大到校園環境:「學校該長什麼樣子?」「為什麼學生非得來到學校?」「學校有什麼無法被取代的地方?」
這幾個巨大、艱難的探問,是21世紀所有真誠的教育工作者所無法迴避的問題。
然而,世界各地,早已有各種優異的創新教育試著回應這樣的探問。而他們的校園/課堂風景,脫離了排排坐、方方正正、一人講眾人聽的傳統風貌。
如果,典型蒙特梭利(Maria Montessori)的課堂畫面,是孩子們專注地在實體操作橫跨各種領域—藝術、科學、工程、設計—的教具(又稱為福祿貝爾的「恩物」),觸發孩子的感官發展,讓孩子沈浸於創造與想像力的學習體驗。
如果,典型華德福教育(Waldorf Education)的課堂畫面,是老師與孩子們晨圈圍聚,吟唱歌謠、舞蹈,在四季不歇息的慶典盛宴中遞嬗,與自然一起生息,用藝術、寓言、偶戲、歌謠,天然的玩具—貝殼、松果、羊毛氈、蜜蠟、石頭—激發孩子的創意,讓幼兒的「感官體」充分發展。
如果,典型PBL(Problem-Based Learning) 問題導向學習法的課堂畫面,是從一個擬定的情境案例,讓小組進行發想、討論,自主進行知識型的探究,最後透過統整與發表,試圖解決最初設定的問題。
那,看到什麼樣的學習畫面,走過什麼樣的學習歷程,可以稱之為典型PTS教育(PTS Education) —這個在台灣本土默默經營了三十年的創新教育—的課堂風景?
PTS教育的五階段學習體驗
現在,請緩緩閉起眼睛,默數三秒,當你張開眼睛的時候,你已成了一位洋溢著青春活力的學生,以第一人稱的視角,走入PTS教育的環境……
一、信任(Trust)
首先,你感受到周遭的環境,是一種隱隱約約、難以言喻,帶給你安心的氣氛。老師透過「氛圍營造」,讓學習的土壤是安穩、妥貼的。
你在這裡可以敞開心房,自由、自主。信任,是一種迷人的循環,教師信任孩子有力量找到自己學習的步調,孩子也將回饋以信任,願意為自己的學習負責。
▲ PTS教師透過班級對話,讓孩子發現自己的現況,共同找出能繼續前進的方式。
二、連結(Association)
進入了課程,你發現不論課程的主題是什麼,都能回應自己內在的需求,也連結了自己的過去、現在和未來。老師會讓你思考,這課程與自己的關聯,讓你清楚課程設計背後的原因,不再是為了背誦而背誦、為了考試而考試、為了完成而完成。
老師透過「看見孩子」的想要和需要,並對應社會的脈動,你漸漸能自我察覺,從不同的課程中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目標,內心升起一股做夢的勇氣。
▲ 高中一年級的食材田野調查課程,透過第一線訪談生產者,認識台灣在地的味道與土地的故事。
三、共創(Collaboration)
接著就是課程執行的核心階段,你發現老師的角色不再高高在上,而是透過「陪伴引導」,和你站在一起,與你一起建構知識的想像,一起探索未知的答案。
你也發現,身旁的每個同學都是不能少的,學習因了彼此更為豐富,你因為他們更有力量,他們也少不了你;因此,逐步找到在團體中的定位和價值,和團隊共創,透過做中學、玩中學,甚至錯中學,尋找資源,找到問題解決的力量。
回頭一望,你發現,課程的脈絡因為每個人的投入和共創,早就超越原本的預料。
▲ 高一的學生針對自己的目標撰寫活動計劃書,為自己的學習負責,老師的角色是陪伴、支持。
四、展現(Application)
轉眼間,課程到了一個段落,帶著滿滿的學習,你將試著統整自己的學習,帶著忐忑的心,踏上舞台、分享成果、放膽展現,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。
老師透過「搭建舞台」,量身定做每個學生的展現方式,讓多元的孩子能有多元展現亮點的機會,展現團隊智慧,團隊也共享榮耀。你有機會展現給家長、社區的民眾,甚至應用所學,回饋給社會中弱勢族群,心裡始終沒忘記真實社會的需要。
▲ 高三的學生在「分享力量」課程中,統整自己的所學,展現對偏鄉孩童的關懷。
五、反思(Reflection)
最後,在課程的尾聲,老師帶著大家「經驗整理」,回頭細數課程走過的足跡,思考從這麼多複雜交織的經驗中,對你有意義的學習是什麼,你可以將哪些經驗帶往下一個階段。
於是你認真反思,透過團體不同面向的相互回饋,思考在各個重要的環節中,如果重來一次的話,會有甚麼一樣或不一樣的改變,讓學習回到自己,並繼續延伸、創造未來的可能性。
▲ 二年級的學生透過卡片整理自己學習的軌跡,分享自己在課程中可以「帶得走」的能力。
然後,你懷著滿足的神情,歡快地走完了一圈完整的PTS學習體驗。
這五個學習的體驗:信任→連結→共創→展現→反思,是我們在PTS教育的教學現場,最能夠看見的代表性的圖像。(詳見下表_可用龍捲風的意象呈現)
走過這樣的學習體驗,有如經歷了一場內在與外在的龍捲風洗禮,每一步驟就像從地面急速升起一環又一環向上的溫暖風暴氣流,從信任開始,以反思為終,不斷迴旋上揚的學習進程。
對學生和老師,不論是外在的課堂樣貌,或內在的教育觀念,也絕對是龍捲風級的撕扯與衝擊,但即使震撼、狂野,最終走完這樣的體驗後,絕對是滿足而暢快的,也會對學習重新賦予翻轉性的認知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註:PTS教育(PTS Education)
PTS教育以「分段式學習、主題式教學、社會化互動環境」三大主軸概念,打破傳統,將焦點從教師如何「教」,轉為強調學生如何「學」;亦即從學習者角度規劃課程與活動,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條件、需求、進度與興趣,針對其生涯發展與職場需求,設計出適合的教學主題與教材。
PTS教育具體操作方式
1. 超學科的主題課程:教師依學生程度及興趣,並聆聽家長的聲音,以親師生共創方式擬定適合的學習主題,依此進行課程規劃與活動設計。
2. 學習時段取代單一課堂:師生依學習進度與教學段落,採學習時段概念取代40分鐘的短課堂配置,以小組討論、報告、展演等方式進行,學習更彈性。
3. 學習評量採多元模式:以形成性的質性評量取代數字成績的評比。
4.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:教師為陪伴者,傾聽學生聲音,並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,師生透過對話共同習得新知。
5. 真實世界的應用:活動式專案可接軌真實社會,如就業導向的創業提案,學生以團隊完成任務,學習包括創業家精神、合作、接受多元文化及對話等軟實力。